top of page

[明報財經] 區偉志:幣圈最好的時候

【明報專訊】筆者早前出席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就職典禮,並在台上致辭,勉勵年輕人找緊機遇,因為數碼資產行業在急速發展,香港極需要這方面的人才。現在正是加密貨幣的嚴冬(crypto winter),我們還鼓勵年輕人入行,是否已不合時宜? 就此,筆者致辭時最後贈予台下觀眾一句「這是最壞的時候,也是最好的時候」。


有很多人以為數碼資產就只是比特幣或以太幣這些加密貨幣,若果對投資或炒賣沒有興趣,那就不看也罷,更沒理由鼓勵學生加入這行業。其實數碼資產涉及很多不同概念及應用場景,絕非純投資加密貨幣那麼簡單,例如NFT,它本身是數碼資產擁有權的證明,你可把它當作跟加密貨幣一樣的投資工具,但亦可把它用作會員證、實物的憑證、市場推廣工具、元宇宙內的資產,甚至是一個投票權。除了NFT,數字資產概念也包括DeFi、Web3、GameFi 、元宇宙及央行數字貨幣等。這是一個很大的生態圈,所衍生出來的應用將會受惠每個人。


加密幣吸引人才資金 帶動創新發展


幣價的催化劑,往往是基於生態圈背後的科技創新,例如2020年的夏天是DeFi Summer,當時有人在以太坊上編寫了金融平台的智能合約,發明了自動造市系統(AMM),去中心化金融就此誕生,亦帶動了以太幣及一眾跟DeFi有關的平台幣大幅上升。各生態圈內的加密貨幣,成為了年輕追夢者創新的動力,也是吸引初創投資者的踏腳石。有了人才及資金,一切皆變得可能,例如一眾X-to-Earn項目、DeFi 項目,或是以NFT衍生出來的各種應用場景,都是靠代幣或加密資產來帶動整個生態圈發展的。.... 更多 [原文連結]



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共同創辦人 石壁投資管理(香港)有限公司投資總監


[區偉志 加密解碼]

Recent Posts

【明報專訊】隨着加密貨幣市場一片紅海,不少人認為NFT、元宇宙、Web3等都是噱頭而已。其實數碼資產背後的技術──區塊鏈,早已在港推行數載,有其發展及潛力。早於2016年,應科院已率先與中銀香港合作,將物業估值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按揭貸款審批系統,並完成了首宗區塊鏈物業估值。兩年後,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(資科辦)和知識產權署、公司註冊處、環保署及衞生署,分別在公共服務應用方面展開區塊鏈試點項目。涵蓋

【明報專訊】在幣圈中,幣安(Binance)這個名字絕不陌生,它是加密貨幣世界中的巨無霸,而其創辦人加籍華人趙長鵬,也是圈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。趙長鵬生於中國,12歲移民到加拿大,畢業後曾在東京交易所及彭博工作,其後到上海創業成立軟件開發公司。 2017年,趙長鵬趁着加密貨幣大牛市,創辦了幣安,僅用了不到一年便成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。今年1月,趙的個人資產淨值達到960億美元,成為華人首富

【明報專訊】《阿凡達》(Avatar)近日推出4K重製版,於香港再次上映,令筆者不禁回想起當時2009年該電影中描繪的「潘朵拉星球」是如此的引人入勝。經過十多年的科技發展,虛實合一的「元宇宙」平台(Metaverse)對大家來說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,我們可以在「元宇宙」中工作、娛樂、學習等各方面的嶄新社交活動體驗:The Sandbox遊戲平台、MART IN METAVERSE年宵活動、Me

bottom of page